当前位置: 首页 体育百科

劳伦斯奥利佛(劳伦斯·奥利弗的人物评价)

时间:2024-03-22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7 栏目名: 体育百科 文档下载

但事实上,他是舞台上当之无愧的国王。奥利弗先后就读于弗朗西斯荷兰教堂附属女子小学,玛格丽特街诸圣小学,以及牛津圣爱德华学校。影片《亨利五世》还获得了1946年度纽约影评协会最佳影片、最佳男演员两项大奖。40岁时,他成为被授予骑士爵位的最年轻的演员。与此同时,奥立弗开始担任演员、导演兼制片的多重角色。

劳伦斯·奥利弗的人物评价

劳伦斯·奥利弗是莎剧表演大师,学生时代便斩露表演天才,终身以表演或制作经典名剧为主;是第一次也是第一个成功地把莎士比亚的戏剧搬上银幕的演员;偶尔出演根据名著改编的电影,如《呼啸山庄》和《哈姆莱特》等。奥利弗获奥斯卡奖提名最多的男演员之一,获得过10次提名,还曾作为导演被提名,并于1946年和1978年两次获得奥斯卡荣誉奖。 每当提起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王子复仇记》、《奥赛罗》等经典作品。这两部影片中的男主角是由同一个人扮演的,而他就是劳伦斯.奥立弗。(网易评) 劳伦斯·奥利弗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直到他82岁逝世的时候他的荣誉和成就也未因此而终结。他一生中共饰演过120个舞台角色和近60个电影角色,扮演了莎士比亚重要作品中的几乎全部主角。但他个性谦逊,只承认自己是“又一个演员”,喜欢别人用昵称称呼他为拉里。但事实上,他是舞台上当之无愧的国王。(时光网评)

劳伦斯·奥利弗的早年经历

1907年5月22日,劳伦斯·奥利弗出生于英国伦敦西南的小镇道尔金。1918年,他的父亲成为赫特福德郡莱奇沃思的圣玛丽教堂的新任牧师,全家随之前往,他们所住的寓所至今已成为圣克里斯托夫学校的一部分。奥利弗先后就读于弗朗西斯荷兰教堂附属女子小学,玛格丽特街诸圣小学,以及牛津圣爱德华学校。那时的学校往往以宗教作为教育重心,而宗教渗透着艺术的成分。奥立弗的戏剧天分因此得以进一步发挥。1919年,他十二岁时母亲去世,母亲是年幼的奥利弗的整个世界,这件事开始带给他的,总的来说是一种恐惧感,他的父亲绝对不是个残忍的人,但他却非常地害怕他。早年丧母给了他沉重的打击,而也正是这个巨大的打击对劳仑斯的性格和胆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父亲的工作性质要求奥立弗一家要不停地从一个教区搬到另外一个教区,所以孩提时代的劳伦斯。奥立弗缺少交朋友的机会。但他也因此学会了自娱自乐。小奥立弗经常披着棉袍和床单在他自己创办的“劳伦斯小教堂”立主持礼拜仪式。也许未来的戏剧才能就是在此时萌芽的。父亲感觉到了儿子的表演天分,在他七岁的时候就为他搭建了一个小舞台。 1922年,劳伦斯·奥利弗十五岁,他参加了纪念莎士比亚的演出活动,这是他第一次登台演出,主演莎士比亚名剧《驯悍记》。虽然他扮演的是一个小姑娘,但却决定了他日后从事表演事业的命运。1924年,进英国中央语言训练和戏剧学校进修戏剧表演。1926年,他进入伯明翰剧院习艺,在这里他钻研了莎士比亚所有的作品和角色。1927年,年轻的奥利弗还没有为世人所瞩目,英国剧作家查理斯·C·班尼特赞叹奥利弗念莎士比亚的对白就好像“他在用这种语言思考一样”。1929年,他开始在百老汇的舞台上演出,这个英俊忧郁的黑发年轻人的表演很快在纽约和伦敦都取得了成功。

关于劳伦斯·奥利弗

  劳伦斯.奥利弗是一位英国戏剧演员、好莱坞电影演员、导演和制片。1907年5月22日生于英国,1989年卒于英国。  莎剧表演大师,学生时代便斩露表演天才,终身以表演或制作经典名剧为主,偶尔出演根据名著改编的电影,如《呼啸山庄》和《哈姆莱特》等。奥利弗获奥斯卡奖提名最多的男演员之一,获得过10次提名,还曾作为导演被提名,并于1946年和1978年两次获得奥斯卡荣誉奖。 每当提起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王子复仇记》、《奥赛罗》等经典作品。这两部影片中的男主角是由同一个人扮演的,而他就是劳伦斯.奥立弗! 母亲是年幼的奥利弗的整个世界,母亲去世时他十二岁,这件事开始带给他的,总的来说是一种恐惧感,他的父亲绝对不是个残忍的人,但他却非常地害怕他。失去母亲这件事对他打击很大,而也正是这个巨大的打击对劳仑斯的性格和胆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使得他以后在遇到类似的不幸事件或是遭受巨大打击以及失去极为重要的东西和人的时候,变得更加坚强了。然而母亲的去世对他打击实在太大了,泰南曾经说过,正是由于母亲的去世,才让劳仑斯变得孤僻,他认为正是这种心灵深处的痛楚才让这种性格伴随了奥利弗的一生。  劳伦斯.奥立弗是第一次,也是第一个成功地把莎士比亚的戏剧搬上银幕的。影片《亨利五世》还获得了1946年度纽约影评协会最佳影片、最佳男演员两项大奖。他曾经10次入围奥斯卡最佳演员奖,并于1979年获得象征终身成就的荣誉奖。40岁时,他成为被授予骑士爵位的最年轻的演员。但是,奥立弗在事业上所获得的各种荣誉,并没有能抵消了他在爱情和婚姻中所经历的各种挫折。这其中自然包括他与演员费雯.丽二十年的传奇爱情故事。在他和琼.普洛赖特结婚前夕,他曾邀请一个好友去纽约看他,并对他谈了他和费雯.丽一起生活时的一些事情,他说:她给了我最快乐的时光,也给了我最可怕的时光…… 劳伦斯.奥立弗一生共饰演过120个舞台角色和近60个电影角色,几乎演遍了莎士比亚代表作品中的全部重要角色。1989年,奥立弗82岁时离开了人世,他已经拥有了他少年时代所梦寐以求的才能和声誉,正如他多年以前曾经发过的誓言:“我要让他们看到,我将是最好的演员!”  在成功地将《王子复仇记》搬上银幕之后,劳伦斯.奥立弗开始不停地把英国经典搬上好莱坞银幕,如《亨利五世》、《奥赛罗》、《理查德三世》、《呼啸山庄》等等。与此同时,奥立弗开始担任演员、导演兼制片的多重角色。  奥利弗在老维克公司的新剧院演出的第一部戏是《武器与人》,在剧中他扮演瑟吉厄斯,这个角色和他很相像。对他而言表演需要技术,表演也需要感情,表演是对想象力的测试。他认为如果一个人是个艺术家这个人就会去证明自己的想象力。奥利弗唯一的遗憾是有一段时间他没有掩饰自己的表演技巧,并因此而受到了指责,他想这种指责有它的道理,而对此,他感到很遗憾。奥立弗总是很有信心,他最出色的地方就是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极强的信念,一旦做出决定,就坚持做到最后。如果你不同意他的想法,你常常会受他的这种精神的鼓舞。他说,如果你聪明的话,演出结束后,你就会像卸妆一样把你演的角色忘掉??做不到这一点的人会吃苦的,这样对他们没有好处,而演出结束后继续想这些事的话对工作也是不利的。但排戏就不一样了,在排戏的时候,你白天黑夜想的都是你演的角色,从不去想其它任何事情,如果你为扮演一个角色倾注了全力,你就应该坐下来,享受一杯美味的饮料。奥利弗的一个好友觉得,他每天都扮演不同的角色,一天是地主、一天是乡绅、一天是园丁、一天又是男主人……他想无论在舞台上,还是在舞台下,奥利弗都乐于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  这是他一生中最喜欢的职业--导演电影,他觉得这样三位一体的工作很奇妙,而这种工作的责任是个巨大的挑战,他还总是说:一个人长大了就会喜欢挑战。筹拍《王子复仇记》的时候,大家都在谈论:“劳伦斯.奥立弗先生已经开始筹拍《王子复仇记》了!这部影片将用黑白胶卷拍摄,这是因为劳伦斯.奥立弗先生把这部电影看作雕刻作品,而不是一幅绘画作品……”,而之后某一年的某一天奥利弗说:“我很抱歉我撒了谎,事实是,我当时和一家胶片公司闹翻了脸,所以不愿将它拍摄成彩色电影,这真是太幼稚了,就像是小男生在耍脾气,我很抱歉,但这却是事实……”  作品年表:  1988 War Requiem 《战地挽歌》  1986 Lost Empires、Peter the Great《彼得大帝》  1985 Wild Geese II《野鹅敢死队再显神通》  1984 The Bounty《恩惠》、The Jigsaw Man《拼图人》、King Lear《李尔王》、The Last Days of Pompeii、A Talent for Murder、The Ebony Tower  1983 A Voyage Round My Father、 Wagner、 Mr. Halpern and Mr. Johnson  1982 Brideshead Revisited《重返布莱谢》、 Inchon  1981 Clash of the Titans《四巨头》  1980 The Jazz Singer  1979 Dracula、 A Little Romance《小小罗曼史》/《情定日落桥》  1978 The Betsy、 The Boys From Brazil《纳粹狂种》/《来自巴西的男孩》  1977 Come Back, Little Sheba《回来吧,小希巴》、 Jesus of Nazareth、 A Bridge Too Far《遥远的桥》  1976 Cat on a Hot Tin Roof《热铁皮屋顶上的猫》、 Marathon Man 、 The Seven Percent Solution  1975 Gentleman Tramp、 Love Among the Ruins、 The Collection  1974 The World at War、 The Rehearsal  1973 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长夜漫漫路迢迢》、The Merchant of Venice《威尼斯商人》  1972 Lady Caroline Lamb 《痴情佳人》、 Sleuth《侦探》  1971 Nicholas and Alexandra《江山美人》  1970 Three Sisters、 David Copperfield《大卫-科波菲尔》  1969 Battle of Britain《空军大战略》/《英伦作战》 1969 Oh! What a Lovely War 《多可爱的战争》  获得奖项:  奥斯卡奖:  1979 因其对电影的贡献获得奥斯卡荣誉奖 ;凭《The Boys From Brazil》获最佳男主角提名  1977 凭《Marathon Man》获最佳男配角提名  1973 凭《侦探》(Sleuth)获最佳男主角提名  1966 凭《奥赛罗》(Othello)获最佳男主角提名  1961 凭《Entertainer》获最佳男主角提名  1957 凭《理查德二世》(Richard II)获最佳男主角提名  1949 凭《哈姆雷特》(Hamlet)获最佳男主角奖 ;《哈姆雷特》(Hamlet)获最佳影片奖 ;《哈姆雷特》(Hamlet)获最佳导演提名  1947 因Henry V获杰出成就奖  1947 凭《Henry V》获最佳男主角奖提名  1947 《Henry V》获最佳影片奖  1941 凭《Rebecca》获最佳男主角提名  1940 凭《Wuthering Heights》获最佳男主角提名  金球奖(Golden Globe Awards):  1983 Cecil B. DeMille Award奖  1980 《A Little Romance》获最佳电影男配角提名  1977 《Marathon Man》,最佳男配角提名  1973 《Sleuth》,获最佳男主角提名 1949 《Hamlet》,获最佳男主角提名  纽约影评人协会奖(New York Film Critics Awards):  1972 《Sleuth》,最佳男演员奖  1948 《Hamlet》,最佳男演员奖  1946 《亨利五世》(Henry V),最佳男演员奖  国家评论会(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Awards):  1978 《Boys From Brazil》获最佳男主角奖  1946 《Henry V》,获最佳男主角奖  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奖:  1974 《Sleuth》获最佳男主角提名  1970 《Oh! What a Lovely War》获最佳男配角奖  1963 《Term of Trial》获英国最佳男主角提名  1961 《Entertainer》获英国最佳男主角提名  1960 《The Devil"s Disciple》获英国最佳男主角提名  1958 《The Prince and the Showgirl》获英国最佳男主角提名  1956 《Richard II》获英国最佳男主角提名  1953 《Carrie》获英国最佳男主角提名  其它奖项:  1974 《威尼斯商人》(电视),获艾美奖提名  1970 《大卫-科波菲尔(电视),获艾美奖提名  1949 《哈姆雷特》,Bodil Festen Best European Film Award 奖  1948 《王子复仇记》/《哈姆雷特》,第13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劳伦斯·奥利弗的介绍

劳伦斯·奥利弗(英文名:Laurence Olivier)1907年5月22日出生于英国,萨里郡小镇多尔金,是一位英国戏剧演员、好莱坞电影演员、导演和制片人,电影奥斯卡奖得主。1922年是奥利弗第一次登上舞台;1926年加入伯明翰剧团;1929年离开百老汇舞台;1931年拍摄首部电影《黄色护照》;1937年因与费雯·丽主演影片《英伦战火》擦出火花,两人于1938年到好莱坞发展;1939年,主演影片《呼啸山庄》被影评界誉为当年艺术水平最高的影片,在好莱坞站住了脚跟;此后又拍了希区柯克的《蝴蝶梦》、《傲慢与偏见》等经典影片,表演事业逐渐步入巅峰;1947年成为被授予骑士爵位的最年轻的演员;1948年凭借影片《哈姆雷特》获得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影片奖;他曾经10次入围奥斯卡最佳演员奖,两次获得终身成就奖;1964年,他的《亨利五世》获得了度纽约影评协会最佳影片、最佳男演员两项大奖;另外,还获得了9次艾美奖提名并5次获奖;1970年他又被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授予勋爵贵族头衔;1981年被授予勋章。劳伦斯·奥利弗在舞台和银幕上诠释了从希腊悲剧到莎士比亚戏剧、到文艺复兴喜剧、再到现代英美戏剧的诸多角色;表演方面则得到了美国电影艺术科学院的高度承认,成为20世纪倍受尊崇的好莱坞著名影星。劳伦斯·奥利弗奖以英国已故著名演员劳伦斯·奥利弗的名字命名,是英国戏剧及音乐剧最高奖。

詹姆斯和奥利弗谁大

奥利弗大。劳伦斯·奥利弗生于1907年5月22日,享年82岁,勒布朗·詹姆斯生于1984年12月30日,今年38周岁。勒布朗·詹姆斯全名勒布朗·雷蒙·詹姆斯,勒布朗·詹姆斯在2003年NBA选秀中于首轮第1顺位被克利夫兰骑士队选中,在2009年与2010年蝉联NBA常规赛最有价值球员。

罗伯特泰勒为何未娶费雯丽

关于盖博和费雯丽:  费雯丽在出演《乱世佳人》时在美国毫无名气,而克拉克盖博是好莱坞最有地位的男演员之一,曾被册封为“电影皇帝”。如此悬殊的地位造成了他们在电影开拍初期的隔阂,盖博这位大明星对名不见经传的费雯丽很不屑,他亲口说过他在第一次见到费雯丽的时候非常怀疑她是否有能力饰演郝思嘉。  盖博是在《乱世佳人》开怕两周以后才进剧组,他对自己能否演好白瑞德这个角色本来就非常不自信,来到陌生的剧组更令他感到不自在。费雯丽和另一位女主演奥利维亚德哈维兰则因为早就开始拍摄,跟导演乔治库克的关系非常亲近。乔治库克是同性恋,擅长拍女人戏,盖博非常担心他减少自己在影片中角色的戏份。因此当制片人大卫塞尔兹尼克与乔治库克因剧本问题闹纠纷的时候,他非常积极的举荐了自己的好友维克多弗莱明来顶替乔治库克。这个举动令费雯丽非常不满,她数次向制片人求情要求乔治库克返回剧组,但盖博的支持和制片人对库克的怒气让她的愿望落空。  后来的这位导演维克多弗莱明为了使费雯丽完全投入到角色里,不允许当时与费雯丽热恋的劳伦斯奥利弗到剧组探班,这使得费雯丽非常委屈和恼怒。维克多与费雯丽对于郝思嘉的理解也有很大的分歧,两人争执不断,维克多经常在片场训斥费雯丽,这使得费雯丽对维克多感到极度厌恶,当然作为维克多好友和他的推荐人的盖博也不能幸免。  这是这是费雯丽和盖博初期不和的主要原因。  但随着拍摄的进行,两人之间的了解加深,盖博渐渐被费雯丽的敬业和演技折服,发现她确实是郝思嘉的正确人选。尤其是《乱世佳人》上映后的巨大成功,让剧组的所有人员都忘怀了曾经的矛盾。维克多弗莱明与费雯丽热情拥抱一吻泯恩仇。盖博在费雯丽拍摄《魂断蓝桥》的时候是第一个去探班的好友。后来盖博的挚爱卡罗尔隆巴德因飞机失事去世,费雯丽亲自前去盖博的农场吊唁,帮盖博一起为隆巴德料理后事。盖博在1960年去世后,费雯丽特地写信慰问他的遗孀。待盖博的遗腹子出生后,费雯丽送给他一个纯银手摇铃。  关于网络流传的费雯丽抱怨盖博戴假牙有口臭,故意在拍戏时吃大蒜,这些是未被证实的说法。他们不和的传言从《乱世佳人》开怕初期就不断被媒体爆料,但两个人都专门针对这个问题解释过。1940年2月的《Photoplay》杂志刊登了盖博的文章《费雯丽、白瑞德和我》,盖博在开篇就澄清了他和费雯丽不和的传闻(具体的内容楼主可点击在参考资料提供的链接)。他在里面解释说,在好莱坞,但凡有男女演员合作,要么就是得闹绯闻,要么就是得不和。而他当时和挚爱卡罗尔隆巴德热恋,费雯丽把心全部给了劳伦斯奥利弗,外界知道他们没有在一起的可能,就尽可能的传他们互相看不惯。费雯丽针对不和传闻也回应道:“谁会和克拉克盖博吵架,我们相处得很好。每当剧组里有人不开心时,是克拉克让那个人变得开心起来。我们到后来都互相随便开玩笑,没什么避讳。报纸编故事说我和盖博不和。那只是一个荒谬的玩笑。”  不仅如此,在《乱世佳人》剧组工作人员的采访和回忆录里也能找到他们和睦相处的证据。从剧组的片场照来看,费雯丽和盖博没有一张不和睦的照片,他们在休息时一起下跳棋,练习跳舞,场次间隙聊天等等。  所以他们之间是有一些矛盾,但并不深,后来都化解了,没有传言的那么不堪。下面发几张幕后的照片:  1.练习跳舞(费雯丽非常喜欢跳舞,盖博非常讨厌)  2.拍摄间隙聊天    3.盖博在休息日去剧组探班与费雯丽交谈    4.休息间隙一起玩跳棋    5.盖博去《魂断蓝桥》剧组探班费雯丽    6.费雯丽与盖博1954年重聚    关于费雯丽与罗伯特泰勒:  费雯丽在《乱世佳人》拍摄期间和爱人劳伦斯奥利弗分开不被允许见面,令她饱受相思之苦,所以她非常急切的希望下一部影片能够和爱人一起拍,这样他们就能每天都在一起了。劳伦斯奥利弗1940年被希区柯克选中出演《蝴蝶梦》,费雯丽积极投入到女主角的竞争中,她参与了《蝴蝶梦》的两次试镜,并让劳伦斯奥利弗说服导演希区柯克让她出演。但希区柯克认为费雯丽的美太尖锐,是吕蓓卡的最佳人选,却完全不是《蝴蝶梦》中拘谨、内向、长相普通的德温特夫人。这令费雯丽非常沮丧。  就在这时,大卫塞尔兹尼克把《魂断蓝桥》的剧本交到费雯丽手上,费雯丽读后觉得故事不真实,不愿意出演,她说一个心里有爱的女子是不会在爱人去世后沦落为风尘女子的。但塞尔兹尼克对她说:"亲爱的,我相信你有能力把她演得真实。”这又让费雯丽燃起了和劳伦斯合作的念头,她极力向塞尔兹尼克说情,让劳伦斯出演男主角,软磨硬泡都未能征得同意。在塞尔兹尼克的坚持下,罗伯特泰勒得到了这个角色。费雯丽没有选择,劳伦斯在《魂断蓝桥》隔壁开始了《蝴蝶梦》的拍摄,她也只能接受和罗伯特泰勒合作,这样和爱人起码能离得近一些。  罗伯特泰勒和费雯丽合演《魂断蓝桥》已经是第二次合作,第一次是1938年的《牛津风云》,两人在这部电影里有对手戏,所以费雯丽早两年就已经和罗伯特泰勒熟识了。费雯丽不喜欢罗伯特泰勒是因为她更希望能够和爱人一起合作这部戏,那只是拍摄初期的事情,她和罗伯特泰勒在拍摄中并没有不和。在费雯丽所有出演的角色中,她后来说自己最喜欢的就是《魂断蓝桥》的玛拉。导演茂文勒鲁瓦也在访问中说过:“费雯跟我说过好几次,《魂断蓝桥》是她拍过的最好的作品。那时她刚完成《乱世佳人》,所以我一直把这当做一个很大的褒奖。“而罗伯特泰勒也多次提到费雯丽在表演时带动了她,称赞她是一名非常专业的演员。他在1956年的Good Housekeeping 杂志中曝光最令自己动心的三个表演,其中就包括《魂断蓝桥》中的费雯丽。他晚年病重回顾自己拍过的电影时说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就是《魂断蓝桥》。  所以,费雯丽和罗伯特泰勒的不和仅止于费雯丽为劳伦斯奥利弗争取"罗伊”这个角色的时候,拍摄的过程他们都给彼此留下了非常不错的印象。  发几张《魂断蓝桥》的幕后照片:  1.费雯丽27岁的生日    2.罗伯特泰勒帮忙费雯丽补妆    3.费雯丽教罗伯特泰勒下跳棋(费雯丽旁边的是导演茂文勒鲁瓦)    4.《乱世佳人》另一位女主演奥利维亚来探班,注意罗伯特泰勒是坐的费雯丽的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