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所谓三步上篮、两步半上篮、两步上篮,这些都是朴素的、通俗的说法,严格说起来,判断走步要看中轴脚的建立。
打篮球时怎样才算走步?
01运球中永远不讨论走步,只要不翻腕,不单手抓球,能走9999步都是能力的提现,我们可以运球滑步、小碎步、跳步。
02
所谓三步上篮、两步半上篮、两步上篮,这些都是朴素的、通俗的说法,严格说起来,判断走步要看中轴脚的建立。
如何判断中轴脚呢:首先只有持球或者叫收球时才会产生中轴脚,正如第一条说的运球中没有持球就没有中轴脚,所以不讨论走步。
1、持球瞬间双脚都在地面,移动一脚,另一脚成为中轴脚。
2、持球瞬间单脚在地面,该脚为中轴脚。
3、持球瞬间在空中,单脚先落地,该脚为中轴脚。
4、持球瞬间在空中,双脚同时落地,移动一脚,另一脚称为中轴脚。
现在我们已经建立中轴脚了,接下来要分析的是:
1、如果我们还未运球,接下来要运球的话,在中轴脚离地之前,球必须离手,否则走步。(这个其实在比赛中基本放松吹罚了,我们做大部分持球顺步突破的时候,中轴脚一般都是先离地而球还在手)
2、如果我们已经终止运球或者不运球停留在某地了(注意我说的是停球,不是指在运动中持球),接下来传球或者投篮,我们可以跳离中轴脚,但在中轴脚或者非中轴脚中的任何一脚回到地面之前,球必须离手,否则走步。
3、如果在运动中持球,包括接到传球或者自己终止运球,在建立中轴脚之后,我们可以跳离中轴脚,用非中轴脚落地,在中轴脚再次触地之前,球必须离手,否则走步;如果我们跳离中轴脚,双脚同时落地,那此时任何一脚都不再是中轴脚了,在球离手之前,不能移动任何一脚,否则走步。03漏接球
现代篮球比赛,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漏接球。繁体中文翻译为“失落球”。
若不了解什么是漏接球,势必将一次漏接球的情况判成两次运球、带球走违例。当发现漏接球的情况,这是好球,请不要鸣哨宣判违例,继续比赛!
根据规则漏接球之规定,它的理解列于下:
1、不是持球队员故意地使球脱离控制,在无意中球忽然从手里脱落、掉落、滑落。
2、一般发生在运球的开始或结束,偶然失掉球后,队员仍然可以拿球。
3、即使没有运球,也可能发生漏接球的情况,队员再拿球仍然合法,且该动作不看作一次运球。
4、队员在球偶然失掉后,再次拿到球前,他行动的步数不受限制。
5、队员手里的球偶然失掉后,是否触及地面无关紧要,即球没有触及地面前,队员也可以再次拿住球。
6、此规定宗旨即考虑了客观情况(如球体湿滑)与主观情况(如队员非故意无意识的行为)的结合,也符合规则一贯来提倡的现代篮球攻守理念,即保证比赛的流畅。
篮球规则中走步有几种情况
开始运球:
1、有中枢脚,双脚站在地面上时,开始运球和移动时,在球出手之前中枢脚不得抬起。(开始运球和移动时的规则相同,我把它合并成一条规则)
2、无中枢脚时,在球出手之前哪只脚都不得抬起。
传球或投篮:
3、有中枢脚,队员可以跳(抬)起中枢脚,而非中枢脚可以继续留在地上,或者两只脚都离开地面(可以同时离开,也可以分开离开),在球出手前任意一脚不得落回地面。
4、有中枢脚,移动时,队员可跳(抬)起中枢脚并一脚或双脚同时落地。但一脚或双脚抬起后在球出手之前任一脚不得落回地面。(三步上篮技术就出自这条规则,具体的在百度上搜“三步上篮”,里面有介绍得很细)
5、无中枢脚时,一脚或双脚可提起,但在球出手前不得落回地面。
扩展资料:
容易发生带球走违例的一些情况:
1、当持球队员在篮下寻找投篮机会,被防守队员封堵,持球队员采用虚晃的动作时;
2、运球队员速度过快,途中遇到合法防守的队员,而又必须被迫急停时;
3、持球队员突破后,突然被防守队员“关门”时;
4、持球队员被防守者突然“夹击”,而持球队员为了摆脱夹击”,左右跨步、转身寻找机会传球时;
5、持球队员在有利的位置上,想快速利用同侧步突破投篮得分时;
6、进攻队员背向进攻方向,快速移动挑起接球落地后转身运球,突然遇到已站好防守位置的防守者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走步
篮球里走几步才算走步?
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