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于2003年2月27日举行奠基仪式,于2005年7月5日正式开幕。本届运动会共打破5项世界纪录、平2项世界纪录、破6项亚洲纪录。其中,中国运动员在举重比赛中打破5项世界纪录。近2000名运动员,在17个大项、233个小项的竞赛中,打破了1项女子举重世界纪录,8次创6项游泳亚洲纪录,17次刷新12项田径赛会纪录。非正式会员则是邻近东亚地区的各国委员会,并由东亚运动会总会所批准者。
东亚运动会是从好多年开始的
第一届东亚运动会于1993年5月9日至18日在中国上海市举行第二届东亚运动会于1997年5月10日至20日在韩国汉城举行第三届东亚运动会于2001年5月21日在日本大阪举行第四届东亚运动会于2005年10月29日至11月6日在中国澳门举行
澳门东亚运动会的介绍
澳门东亚运动会即第四届东亚运动会在中国澳门举行,举行日期为2005年10月29日至11月6日,共9天。 为了增进东亚地区各奥委会在体育上和文化上的交流,地区代表于1991年9 月15日举行之东亚各国奥委会第一届理事会上首次提出举办东亚运动会(East Asia Games)的建议。而同年11月于第二次东亚各国奥委会协调会议中正式通过东亚运动会为四年一度的体育活动,并同意首届运动会于1993年在中国举行。
澳门东亚运动会的东亚运动会体育馆
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Nave Desportiva Dos Jogos Da Ásia Oriental De Macau)(或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综合体;俗称澳门蛋)位于路氹城莲花路,是澳门为举行第四届东亚运动会而兴建的多功能体育馆,是为现时澳门最大的室内体育馆。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于2005年7月5日开幕,由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主持。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位于路氹城的填海区,在氹仔和路环之间。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于2003年2月27日举行奠基仪式,于2005年7月5日正式开幕。体育馆主场馆的高20米,长径92.5 米,短径62米。由于其椭圆型穹顶建筑,被冠以“澳门蛋”之称。体育馆的顶部采用透光建材,让自然光线充分透进馆内。空调系统则采用渗透式系统,空气会从观众席座位底部渗出。体育馆占地139,960平方米,可容纳超过一万名观众。体育馆由室内运动场、综合剧院、展览中心和澳门国际会议中心四个独立部分组成,共分为3区域:主场馆、副场馆和多功能馆。 (室内运动场)副场馆座位可容纳7,000人,比赛场地面积4,860平方米。室内运动场主场馆设专业室内田径跑道和设备、液晶电子显示屏等,可举行不同类型之体育项目。副场馆为2005年东亚运动会闭幕典礼的场地。 会议中心面积3,000平方米,高度为15米,无柱设计。场地适合举行大型宴会、展览或会议等活动。
历届东亚运动会的举办的是哪里
第一届东亚运动会于1993年5月9日至18日在中国上海市举行。运动会的吉祥物为颈挂金牌,身着运动服,手持上海市花"白玉兰"的金鸡,取名为"东东"。会歌是《崛起的东亚》。运动会的圣火从东海海面燃取。参加运动会的有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香港、澳门、中国台北及关岛(特邀)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多名运动员。运动会共设12个比赛项目,分别为田径、游泳(含跳水)、足球、篮球、举重、体操、柔道、羽毛球、赛艇、保龄球、武术和拳击。列奖牌榜前三名的国家是:中国(105金、74银、34铜)、日本(25金、37银、55铜)、韩国(23金、28银、40铜)。 第二届东亚运动会于1997年5月10日至20日在韩国汉城举行。来自中国、日本、韩国、中国台北、蒙古、香港、澳门、哈萨克斯坦和关岛9个国家和地区的2200多名运动员和官员,参加了这届运动会。运动会共设田径、游泳、武术、摔跤、举重、跆拳道、体操、柔道、足球、拳击、篮球和羽毛球等12个比赛项目。本届运动会共打破5项世界纪录、平2项世界纪录、破6项亚洲纪录。其中,中国运动员在举重比赛中打破5项世界纪录。在奖牌榜上列前三名的国家是:中国(62金、59银、64铜)、日本(47金、53银、53铜)、韩国(45金、38银、51铜)。第一次参加东亚运动会的哈萨克斯坦获24枚金牌、12枚银牌和22枚铜牌,排名第四。 第三届东亚运动会于2001年5月19日至27日在日本大阪举行。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1999名运动员参加了游泳、田径、篮球、保龄球、拳击、足球、体操、手球、柔道、摔跤、软式网球、跆拳道、排球、举重、武术等15个大项(201个小项)的比赛。中国派出300名选手,参加了除足球之外的14个大项(186个小项)的角逐,共夺得85枚金牌、48枚银牌和58枚铜牌,列奖牌榜第一位。东道主日本(61金、65银、65铜)和韩国(34金、46银、32铜)分别列第二和第三位。哈萨克斯坦获13金、18银、26铜,排名第四。在奖牌榜上排名第五至第九的分别是中国台北、中国香港、蒙古、中国澳门和关岛。 第四届东亚运动会于2005年10月29日至11月6日在中国澳门举行。本届共有来自9 个国家和地区的1920名运动员参加,赛期9天,参赛国家和地区有:中国、日本、韩国、中国台北、蒙古、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朝鲜、关岛。近2000名运动员,在17个大项、233个小项的竞赛中,打破了1项女子举重世界纪录,8次创6项游泳亚洲纪录,17次刷新12项田径赛会纪录。共产生了237 块金牌,中国、日本、韩国分别以127枚、46枚和32枚金牌的成绩,继续保持在亚洲体坛的三强地位。 第五届东亚运动会将于2009年在中国香港举行。 第六届东亚运动会将于2013年在我国天津举行。 东亚运动会总会之成员是由亚奥理事会区分为东亚区域之各国奥委会,这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香港、日本、韩国、中国澳门、蒙古、朝鲜和中华台北。非正式会员则是邻近东亚地区的各国委员会,并由东亚运动会总会所批准者。目前关岛是唯一的非正式会员
东亚运动会有多少年历史
东亚运动会(英文:East Asian Games,简称东亚运、EAG),是由东亚运动会总会所举行的地区综合性运动会,四年一度,参赛国家或地区是东亚运动会总会之成员、非正式成员及被邀请的国家。 历史 图片参考:upload.wikimedia/ *** /mons/thumb/7/79/MEAG_OC/300px-MEAG_OC 图片参考:.knowledge.yahoo/skins-1.5/mon/images/magnify-clip 澳门2005东亚运开幕典礼情况 日本奥林匹克委员会为了和各东亚地区的国家及地区奥林匹克委员会之间得到更多增进体育及文化交流的机会,「东亚地区运动会」的意念在1991年9月15日的第一届东亚各奥委会联席会议上正式被提出。 1991年11月6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东亚各奥委会联席会议上正式通过以两年主办一届东亚运动会,同时确定了第一届东亚运动会于1993年由上海主办。第一届东亚运动会在1993年5月9日于上海举行,共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参加了12个体育大项的比赛。 1995年,原本于朝鲜平壤举行第二届东亚运动会临时因经济因素而被迫取消外,东亚运动会总会从而把运动会由原本每两年举办改为每四年举办;同时,「第三届东亚运」主办城市釜山取而代之成为第二届东亚运东道主。翌年3月于关岛举行的第11届东亚运动会总会会议,澳门取得第三届东亚运动会的主办权,后因日本提出希望以东亚运动会振兴阪神大地震后的经济,故决议由大阪主办第三届,澳门则改主办第四届。 历届东亚运动会 届数 图片参考:zh. *** /skins-1.5/mon/images/sort_none 举办日期 图片参考:zh. *** /skins-1.5/mon/images/sort_none 举办城市 图片参考:zh. *** /skins-1.5/mon/images/sort_none 国家或地区 图片参考:zh. *** /skins-1.5/mon/images/sort_none 运动项目 图片参考:zh. *** /skins-1.5/mon/images/sort_none 参赛国家及地区 图片参考:zh. *** /skins-1.5/mon/images/sort_none 备注 图片参考:zh. *** /skins-1.5/mon/images/sort_none 1 1993年5月9日至18日 上海 图片参考:upload.wikimedia/ *** /mons/thumb/f/fa/Flag_of_the_People%27s_Republic_of_China.svg/25px-Flag_of_the_People%27s_Republic_of_China.svg 中国 12 9 x 1995年 平壤 图片参考:upload.wikimedia/ *** /mons/thumb/5/51/Flag_of_North_Korea.svg/25px-Flag_of_North_Korea.svg 北韩 因经济问题而放弃主办 2 1997年5月10日至19日 釜山 图片参考:upload.wikimedia/ *** /mons/thumb/0/09/Flag_of_South_Korea.svg/25px-Flag_of_South_Korea.svg 南韩 13 9 3 2001年5月19日至27日 大阪 图片参考:upload.wikimedia/ *** /mons/thumb/9/9e/Flag_of_Japan.svg/25px-Flag_of_Japan.svg 日本 15 10 图片参考:upload.wikimedia/ *** /mons/thumb/b/b9/Flag_of_Australia.svg/25px-Flag_of_Australia.svg 澳洲获邀参赛 4 2005年10月29日至11月6日 澳门 图片参考:upload.wikimedia/ *** /mons/thumb/6/63/Flag_of_Macau.svg/25px-Flag_of_Macau.svg 中国澳门 17 9 5 2009年12月5日至13日 中国香港 图片参考:upload.wikimedia/ *** /mons/thumb/5/5b/Flag_of_Hong_Kong.svg/25px-Flag_of_Hong_Kong.svg 中国中国香港 22 9(预计) 删除健美项目为比赛项目 6 2013年 天津 图片参考:upload.wikimedia/ *** /mons/thumb/f/fa/Flag_of_the_People%27s_Republic_of_China.svg/25px-Flag_of_the_People%27s_Republic_of_China.svg 中国 添加龙舟项目为比赛项目 7 2017年 比赛日数 东亚运动会总会规定每届东亚运动会最多可以举行12日(包括开幕日及闭幕日),但预赛并不计算在内。 比赛项目 东亚运动会总会规定每届东亚运动会都要最少有十项运育项目大项;规则订明其中七项必需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其他体育大项则可以由主办城市而订出。所有体育项目的竞技都要根据国际体育联会的规则及规格进行,否则有关赛果将会被取消资格。主办城市要把所有比赛项目(包括大项及小项)资料及日期都要在运动会当年举行的前一年公布及通知参赛国家或地区。 项目 图片参考:zh. *** /skins-1.5/mon/images/sort_none 时间 图片参考:zh. *** /skins-1.5/mon/images/sort_none 水上运动 1993年- 田径 1993年- 保龄球 1993年- 1997年为示范项目 篮球 1993年- 足球 1993年- 体操 1993年- 武术 1993年- 柔道 1993年-2001年,2009年 赛艇 1993年- (1997年为示范项目) 拳击 1993年 软式网球 1997年- (1993年为示范项目) 举重 1993年- 羽毛球 1993年-2001年,2009年 跆拳道 1997年,2009年 摔跤 1997年- 手球 2001年 排球 2001年,2009年 曲棍球 2005年- (2001年为示范项目) 体育舞蹈 2005年- 龙舟 2005年 空手道 2005年- 射击 2005年- 网球 2005年- 健美 2009年(已被删除项目) (2005年为示范项目) 桌球 2009年 单车 2009年 七人榄球 2009年 壁球 2009年 乒乓球 2009年 滑浪风帆 2009年 东亚运动会(英文:East Asian Games,简称东亚运、EAG),是由东亚运动会总会所举行的地区综合性运动会,四年一度,参赛国家或地区是东亚运动会总会之成员、非正式成员及被邀请的国家。 历史 澳门2005东亚运开幕典礼情况日本奥林匹克委员会为了和各东亚地区的国家及地区奥林匹克委员会之间得到更多增进体育及文化交流的机会,「东亚地区运动会」的意念在1991年9月15日的第一届东亚各奥委会联席会议上正式被提出。 1991年11月6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东亚各奥委会联席会议上正式通过以两年主办一届东亚运动会,同时确定了第一届东亚运动会于1993年由上海主办。第一届东亚运动会在1993年5月9日于上海举行,共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参加了12个体育大项的比赛。 1995年,原本于朝鲜平壤举行第二届东亚运动会临时因经济因素而被迫取消外,东亚运动会总会从而把运动会由原本每两年举办改为每四年举办;同时,「第三届东亚运」主办城市釜山取而代之成为第二届东亚运东道主。翌年3月于关岛举行的第11届东亚运动会总会会议,澳门取得第三届东亚运动会的主办权,后因日本提出希望以东亚运动会振兴阪神大地震后的经济,故决议由大阪主办第三届,澳门则改主办第四届。 历届东亚运动会 届数 举办日期 举办城市 国家或地区 运动项目 参赛国家及地区 备注 1 9-18/5/1993 上海 中国 12 9 / x 1995年 平壤 北韩 因经济问题而放弃 主办 2 10-19/5/1997 釜山 韩国 13 9 / 3 19-27/5/2001 大阪 日本 15 10 澳大利亚获邀参赛 4 2005年10月29日 至11月6日 澳门 中国澳门 17 9 / 5 5-13/12/2009 中国香港 中国中国香港 22 9(预计) 删除健美项目为比赛项目 6 2013年 天津 中国 添加龙舟项目为比赛项目 参考: zh. *** /wiki/%E6%9D%B1%E4%BA%9E%E9%81%8B%E5%8B%95%E6%9C%83 「东亚地区运动会」的意念在1991年9月15日的第一届东亚各奥委会联席会议上正式被提出,由东亚运动会总会所举行的地区综合性运动会,参赛国家或地区是东亚运动会总会之成员、非正式成员及被邀请的国家。ngaitinghinlkcss 1991年11月6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东亚各奥委会联席会议上正式通过,以两年主办一届,同时确定了第一届东亚运动会于1993年由上海主办,共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参加了12个体育大项的比赛。 1995年原本由朝鲜举行第二届,因经济因素而被迫取消,把原本每两年举办改为每四年举办;同时由釜山取而代朝鲜,后因日本提出希望以东亚运动会振兴大阪地震后的经济,故决议由大阪主办第三届,澳门则改主办第四届。 东亚运动会总会规定每届东亚运动会最多可以举行12日(包括开幕日及闭幕日),但预赛并不计算在内。 东亚运动会总会规定每届运动都要最少有十项运育项目大项;规则订明其中七项必需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其他体育大项则可以由主办城市而订出,所有体育项目的竞技都要根据国际体育联会的规则及规格进行,否则赛果将会被取消资格,主办城市要把所有比赛项目资料及日期,在运动会举行的前一年公布及通知参赛国家或地区。 1992年1月27日地区代表在北京通过成立东亚区奥委会协调委员会;翌年5月17日,地区代表决议把组织名称改为现时的东亚运动会总会(East Asian Games Association)。特别是东亚运动会总会会址是因应来届主办城市而「迁居」,现时东亚运动会总会位于中国香港铜锣湾大球场径1号奥运大楼。 东亚运动会总会的成员为亚奥理事会所定义东亚地区的国家及地区奥林匹克委员会,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中国香港、日本、大韩民国、澳门、蒙古以及中华台北,现时关岛是参加国家和地区之中唯一的非正式会员。 第五届东亚运动会举行的地区是在中国香港,将于2009年12月5日至13日举行,合共汇聚九个国家及地区超过3000名体坛精英竞逐23项运动项目共281项竞赛项目的金牌。今届的吉祥物「东仔」及「亚妹」以火和狮子为创作元素。 参考: inter
历届东亚运动会中国队有什么样的成绩
1、第一届东亚运动会于1993年5月9日至5月18日在中国上海市举行,中国105金、74银、34铜,名列第一。
2、第二届东亚运动会于1997年5月10日至1997年5月20日在韩国釜山举行,中国62金、59银、64铜,名列第一。
3、第三届东亚运动会于2001年5月19日至2001年5月27日在日本大阪举行,中国85金、48银、58铜,名列第一。
4、第四届东亚运动会于2005年10月29日至2005年11月6日在中国澳门举行,中国127金、63银、33铜,名列第一。
5、第五届东亚运动会于2009年12月5日至2009年12月13日在中国香港举行,中国113金、73银、46铜,名列第一。
6、第六届东亚运动会于2013年10月6日至2013年10月15日在中国天津举行,中国134金、79银、51铜,名列第一。
东亚运动会简称东亚运。主要由东亚地区举行,是东亚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由东亚运动会总会主办。每四年举办一届,参与国主要分布在东亚及大洋洲,包括中国、中国香港、日本、韩国、中国澳门、蒙古、朝鲜、中华台北、关岛。最初由东亚区奥委会协调委员会主办,1993年后由东亚运动会联合理事会(East Asian Games Association)主办。
自1993年开始第1届,截至2013年共举办了6届,每四年一届。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承认东亚运动会为正式的东亚地区运动会。
自第七届起,东亚运动会将改革为东亚青年运动会,参赛运动员的年龄原则上在14-18岁之间。首届东亚青年运动会将在2019年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