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体育百科

体育拔河教案(幼儿园中班体育活动优秀教案过河)

时间:2024-07-06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体育百科 文档下载

不要过度拉伤的手臂,而忽略脚和腿,下半身必须站稳。否则,后面的人将再次用力,绳子弯曲,导致力被抵消。当敌人败退时,军士以钩拒将敌船钩住,使劲往后拉,使之逃脱不了。大绳正中插一根大旗,旗的两边划两条竖线,称为河界线。比赛时,以河界线为胜负标志,所以改称“钩拒之戏”为“拔河”。拔河活动不仅在民间流传,而且在皇宫中也有举行。

拔河比赛的技巧和方法有什么?

1、拔河姿势

不要害怕跌倒,所有人向后倾斜,保持半蹲扎马步,重心向后压。重心必须低,并且集合体应向后倾斜。简单地说,将腹部或臀部向前推出,眼睛注视着天空。

2、拔河的排列顺序

拔河的排列顺序从绳索的末端到前线,按照体重从重到轻排序。注意队友之间保持距离以防踩踏。不要过度拉伤的手臂,而忽略脚和腿,下半身必须站稳。

3、握绳方法

比赛前保持拉直绳子的状态。否则,后面的人将再次用力,绳子弯曲,导致力被抵消。所有人的力量方向必须一致向正后方,两只手相距20厘米,具体取决于单个手臂的长度。

注意:右撇子右手在后,左撇子左手在后。使用起来会更方便,帮助喊数字的同学称为“ 1-2-1-2”,应保持稳定为1,将其拉紧为2,节奏在开始时应较慢,越到后面越快。

4、拔河重心

拔河时身体倾斜度要达到45度以上。最后一个拉绳子的人一定要越胖越好(当然要有劲)。他蹲的必须比较低,重心低一点不容易被人拉跑。将绳索的前部保持尽可能低的位置,因为如果前部很高,则后部通常会太高而无法使用绳索。

扩展资料

拔河的起源

拔河诞生于距离今2400年前春秋时期的楚国。楚国地处大江南北,水道纵横,除陆军外,还有一支强大的水军,并曾发明一种称之为“钩拒”的兵器,专门用于水上作战。当敌人败退时,军士以钩拒将敌船钩住,使劲往后拉,使之逃脱不了。后来钩拒从军中流传至民间,演变为拔河比赛。

古代参加拔河的人数比的现代多得多。大绳正中插一根大旗,旗的两边划两条竖线,称为河界线。比赛时,以河界线为胜负标志,所以改称“钩拒之戏”为“拔河”。一声令下,河界两边选手紧挽绳索,“使相牵引(两边互相牵扯)”,围观者“震鼓叫噪,为之鼓劲(擂鼓呐喊,为拔河的人加油助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拔河比赛 (体育娱乐活动)

幼儿园中班体育活动优秀教案过河

幼儿园中班体育活动优秀教案过河

  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融入了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儿园中班体育活动优秀教案过河,欢迎大家参考。

  活动由来

  幼儿园体育室内有一根拔河的绳子。是当年亲子运动会家长队和教师队比赛时所购置的。孩子们对这一根又粗又长的绳子很好奇,经常上前摸摸、弄弄。看到孩子们的表现,我们便将绳子放到操场上,孩子们围绕着绳子开始了各种各样的玩法。本次活动就是根据孩子们围着绳子跳来跳去的情景所设计的。

  活动目标

  1 能够掌握立定跳远和助跑跨跳的动作方法和技巧,促进跳跃能力和肢体协调的发展。

  2 提高在体育活动中的自主性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 培养勇敢、大胆的`品质和敢于挑战的意识。

  活动准备

  1 大绳一根,鳄鱼头饰一个,平衡步道、沙包各若干,筐一只。

  2 教师课前布置好场地。

  活动过程

  1 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用大绳围成“池塘”,

  热身运动“小蝌蚪变变变”。幼儿做蝌蚪跟随教师在“池塘”中游动(动作方法:趴在地上,双手合在背上,利用上身的扭动移动身体。)——蝌蚪长出两条后腿(动作方法:身体趴在地上。用两条腿连续蹬地并扭动身体前进)——蝌蚪长出两条前腿(动作方法:四肢匍匐爬行)——变成青蛙跳跳(幼儿各自模仿青蛙跳跃的动作,全身运动)。

  2 游戏:跳“田埂”。

  游戏方式:教师用步道作田埂,设置活动路线。通过不断增加高度和宽度来提高活动的难度和挑战性,幼儿自由选择不同难度的场地进行尝试练习活动。

  规则要求:

  (1)幼儿从同一方向进行跳跃活动,起跳时,腿用力蹬地,臂向前上摆:落地时,屈腿全蹲,保持平衡。教师要注意幼儿的安全。

  (2)教师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进行难度变化。也可根据情况运用肢体动作来给幼儿增加难度。

  (3)教师要注意难度增加后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活动情况,适当进行鼓励和帮助,

  (4)用塑料圈在活动场地边做小池塘,请小青蛙自主选择休息。

  幼儿在教师布置的场地上自由活动,教师巡回观察。通过难度的增加,使幼儿的跳跃动作自然由立定跳远转变为助跑跨跳。过程中注意幼儿的活动量,适时集中,请个别幼儿展示动作,讲解动作要求和保护知识,教师示范动作并带领幼儿集体进行练习。

  3 游戏:跳过“小河”。

  教师以绳子为边界在地上对折围成一条小河,根据幼儿活动能力的差异,河的宽度设置有宽有窄。

  第一次活动:小青蛙自由跳过小河,引导幼儿看看自己能跳过多宽的河面,用什么方法跳过去的。要求:注意安全,避免冲撞。

  第二次活动:增加难度。下雨了,河水变宽了,提高跳过小河的难度。

  幼儿分散活动,教师巡回观察,注意指导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大胆尝试,

  第三次活动:增加游戏色彩。河里游来了鳄鱼(教师做鳄鱼坐在河中)。对面田里有害虫(沙包替代),小青蛙依次跳过河捉害虫。从鳄鱼的身上跳回来,将“害虫”放在指定的筐里。

  幼儿依次进行游戏,教师根据幼儿的能力,通过提高自己身体的高度来调节幼儿跳跃的难度。

  4 放松游戏:害虫捉完了,小青蛙到小河里去游一游、用绳子做波浪动作等等。

  5 教师简单点评活动中的情况,表扬幼儿的勇敢和大胆。

  6 幼儿帮助教师收拾场地,结束活动。

;

拔河比赛要怎么安排阵形

拔河比赛队形是一字长龙的队形,在绳的两边分别依次间隔站立,双手紧握绳子,也是在绳子的左边一人双手握紧绳子,然后右边一人也在 其双手的后边紧握绳子。就这样依次从左到右交叉紧握绳子。

人数相等的双方对拉一根粗绳以比较力量的对抗性体育娱乐活动。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牵钩”就是早期的拔河运动,由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最初拔河主要用以训练兵卒在作战时钩拉或强拒的能力,后来被水乡渔民仿效,成为一项民间体育娱乐活动。唐宋以后,拔河渐在民间盛行。712~756年,唐玄宗时曾作过千人参加的拔河比赛活动。拔河活动不仅在民间流传,而且在皇宫中也有举行。
经由运动学研究,拔河运\动是透过身体三组重要的关节组合运作的槓杆作用型态,一为腿瞪力的膝关节(β),其最佳角度介于110度至160度间;二为躯干张力的髋关节(γ),其最佳角度介于90度至120度间;三为足部支点与地面的夹角(α),其最佳角度介于40度至60度之间。

亲子拔河比赛简单规则

亲子拔河比赛简单游戏规则:每班派15位妈妈,15个孩子,比赛的开始和结束要以裁判的哨声为准,先将红绳垂直线拉过己方划定的线的队伍为胜方队伍。
拔河比赛规则
一、比赛场地:拔河道为比赛地上画3条直线,每条线之间的间隔为2米,居中的线为中线,两边的线为河界。除了相关参赛人员和裁判以为,其他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比赛场地
二、比赛方法:比赛采取五局三胜制。



扩展资料
拔河比赛:人数相等的双方对拉一根粗绳以比较力量的对抗性体育娱乐活动。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牵钩”就是早期的拔河运动,由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最初拔河主要用以训练兵卒在作战时钩拉或强拒的能力,后来被水乡渔民仿效,成为一项民间体育娱乐活动。
拔河技巧:
拔河之自由体图(你的身体的姿势)
假设上图为一平衡的情况下,作用力于重心(CG)的力为重力(Fcg),地面反作用力的水平与垂直分力分别为(Gh)与(Gv);绳子反作用力的水平与垂直分力分别为(Ph)与(Pv)。
倾倒力矩与回复力矩
假设在拔河时之支点位于足部压力中心处,若要让身体达到平衡必须具备下列二个条件:
一为合力为零,亦即图一中的重力(Fcg)等于地面垂直反作用力(Gv)与拔河绳上垂直分力(Pv)的和,其公式是Fcg=Gv+Pv;
二为合力矩为零,亦即透过握绳处至足部支点所产生的倾倒力矩要等于由重力至足部支点所产生的回复力矩。
摩擦力
于现代室内拔河比赛中,选手穿著利于比赛的专用拔河鞋,其最主要的著眼点是专用拔河鞋具有较高的摩擦系数,在相同的垂直作用立下,可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如此较有利于姿势的稳定与平衡。
一训练有素之一流队伍对拔河鞋底及拔河道表面的洁净都非常注意,其原因在于两者表面的不洁是造成摩擦系数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
重心至足部支点与地面的夹角愈小,所获得的水平分力最大,但垂直分力也愈小,若垂直分力所造成的摩擦力小于对方之拉力时,将产生不利的滑动现象。
如重心至足部之点与地面的夹角角度较大时,回复力矩小于倾倒力矩,虽不易滑动,但因回复力矩的减小容易发生体轴向前倾倒的现象,这对比赛亦是不利的。
合力
经由研究数据发现,若有两位各能产生80公斤重(KGW)水平拉力的选手,以串联的方式测量其总拉力,所得之合力值要小于两位选手之水平拉力的和160公斤重(KGW),其原因在于两人以串联方式来拉的情况下,合力会有所消耗,这种现象在多人的情况下更明显。
因此教练在安排选手位置及选手施力方向的指导需要注意到合力的因素。施力需施在有利的方向上及时间点上,方能对我方有利,否则纵使具备有极大的肌力,若不能在相同的时间脉动时配合施以有效的水平方向上的力,也是不具意义的,甚至要再产生一力来平衡此多馀的力。
因此参赛的八位选手若在产生作用力的时间上能够一致,以在单位时间内便可产生较大的冲量(作用力合力F×作用时间T),给予对方较大的破坏性。
基本力学模式
经由运动学研究,拔河运\动是透过身体三组重要的关节组合运作的槓杆作用型态(图二),一为腿瞪力的膝关节(β),其最佳角度介于110度至160度间;二为躯干张力的髋关节(γ),其最佳角度介于90度至120度间;三为足部支点与地面的夹角(α),其最佳角度介于40度至60度之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拔河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