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体育百科

怛罗斯之战怎么读(竖心旁加旦读什么)

时间:2024-04-14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74 栏目名: 体育百科 文档下载

怛罗斯所在地还未完全确定,但应在葱岭以西、接近哈萨克斯坦塔拉兹的附近地区。以阿拉伯帝国胜利告终。高仙芝得到情报后,决定先发制人,主动进攻大食。鉴于当时唐帝国在西域的影响,有许多葛逻禄及拔汗那国的军卒参加大唐军队。这两次艰难的远征使得高仙芝在西域获得了极大的声誉。高仙芝率领大唐联军长途奔袭,深入七百余里,最后在怛罗斯与大食军队遭遇。

竖心旁加旦读什么

  • da 二声 怛罗斯之战 中国的痛 中国失去中亚

  • 恒拼音:héng简体部首:忄解释:1.持久:~心。~久。~定。~齿。永~。~星。~温。2.经常的,普通的:~言。3.姓。

唐玄宗所在年间的战役

这也太多了吧,我捡重要的说啊.1.开元二年,突厥默啜寇边,命郭虔瓘出击,斩默啜子同俄。2.开元二年十月,薛讷与吐蕃战于渭州西,大破突厥。3.九年七月,王晙平定兰池州叛胡,杀三万五千人。4.九年七月,张说擒河曲六胡叛军康元子于木盘山。5.十二年四月,五溪首领反, 谴镇军大将军杨思茂讨平。6.十五年春,大破吐蕃于青海之西。7.十五年九月吐蕃寇瓜州,围安西,击走之。8.16年 安西副都护赵颐贞大败吐蕃于曲子城。9.17年2月,张申素 拔昆明城。10.18年 契丹 奚叛,,幽州刺史赵含章讨之。11.20年 赵含章、信安王大破契丹 奚于幽州北山。12.21年幽州副都督郭英杰讨契丹,大败,被杀。13.22年12月,幽州张守珪讨契丹,斩其王和大臣可突干于阵。14.25年,河西崔希逸攻入吐蕃界2000余里。15. 26年 益州长史王岦攻吐蕃,大败。16.27年 北庭都护盖嘉运破突骑施于碎叶城,威震西陲。17.天宝4年 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于吐蕃战于石堡城,大败。18.8年 陇右节度使哥舒翰攻破石堡城。19 10年 剑南鲜于仲通讨云南,大败。20.13年 北庭都护程千里生擒阿不思。21.14年 安禄山叛,开始了长达10几年的平叛。

历史上真实的怛罗斯之战,到底是怎么回事

由中亚国家(包括昭九,达博卢和托查洛)九个州的冲突引起的战争。怛罗斯战役是东方和西方帝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冲突。怛罗斯之战是唐朝玄宗期间的唐代部队和阿拉伯,新和什叶派伊斯兰教新生的阿拔斯王朝(即黑色食品)王朝的部队之间的战争。

怛罗斯之战的介绍

怛罗斯之战(Battle of Talas,怛,音dá)是唐玄宗时大唐的势力与来自阿拉伯帝国的势力在中亚诸国相遇而导致的战役。怛罗斯所在地还未完全确定,但应在葱岭以西、接近哈萨克斯坦塔拉兹的附近地区。战役的发生时间在751年7月-8月(唐玄宗天宝十年)。以阿拉伯帝国胜利告终。有学者认为怛罗斯战役是一场当时历史上最强大的东西方帝国间的直接碰撞,也有学者认为这场战争仅是两个帝国边疆上的抵触和小冲突。

唐与阿拉伯之战始末

即怛罗斯之战(怛,音dá,Battle of Talas)是唐玄宗时唐朝的势力与来自现在阿拉伯、新兴和信奉伊斯兰教什叶派的新兴阿拔斯王朝(即黑衣大食)的势力在包含昭武九姓国、大小勃律、吐火罗在内的中亚诸国相遇而导致的战役。怛罗斯之战是一场当时历史上最强大的东西方帝国间的碰撞。 二、起因 在这个西域风云变幻的时期,一代名将高仙芝登场了。 高仙芝本是高丽人,出身于将门之家。史载其“善骑射,骁勇果敢”,二十余岁时即拜为将军,与其父班秩相同。到了开元末,即升任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在“胡气弥漫”、开放性和包容性空前的唐代,一个“异族”受到如此重用并不奇怪,当时手握雄兵的安禄山、史思明、哥舒翰也都是胡人。 天宝初年,吐蕃以武力迫使小勃律(今克什米尔的吉尔吉特)与之联姻。由于小勃律地处吐蕃通往安西四镇的要道,于是西北二十余国皆臣服于吐蕃,中断了对唐朝的贡献。在当时的四镇节度使田仁琬曾3次讨伐均未成功的情况下,高仙芝于天宝六年(747)被玄宗任命为行营节度使,率步骑一万进行长途远征。高仙芝从安西出发,仅用百余日便到达连云堡(小勃律西北部今阿富汗东北的萨尔哈德)。连云堡地势险要,且有万人吐蕃兵防守,但高仙芝指挥下的唐军作战神勇,半天时间便攻占了该城。此后高仙芝率兵继续深入,越过险峻的坦驹岭,进入阿弩越城,平定了小勃律国,活捉小勃律国王及吐蕃公主。此役之后,唐军在西域威名更盛,高仙芝也被提拔为安西四镇节度史。天宝九年(750)高仙芝再度奉命出军,击破亲附吐蕃的?师国,俘虏其国王勃特没。 这两次艰难的远征使得高仙芝在西域获得了极大的声誉,也标志着唐朝在中亚的扩张达到了顶点。此时,中国已经成为塔里木地区、伊犁河流域和伊塞克湖地区的占有人和塔什干的宗主,她控制了帕米尔山谷地区,成了吐火罗地区,喀布尔和克什米尔的保护者,高仙芝俨然是大唐在中亚的总督。几乎同一时期,阿拉伯国内发生革命,750年阿拔斯王朝(旗帜尚黑,中国史称黑衣大食)取代了倭马亚王朝(旗帜尚白,中国史称白衣大食)。在初步解决了吐蕃方面的问题之后,高仙芝打算利用这一大食易代、河中叛乱的干载难逢良机,剪除大食羽翼,逐步恢复唐朝在岭外地区的主权。于是一个名为石国的西域小国成了牺牲品。 749年12月,高仙芝以石国“无藩臣礼”为由,在经唐廷允许后领兵征讨。唐军一到,石国便请求投降。高仙芝先派人与之约和,但不久之后即违背承诺,趁其不备出兵掩袭,攻占石国城池。唐军不但俘虏了石国国王,而且捋走男丁,屠杀老人、妇女和儿童,大肆掠夺财物。高仙芝在此时表现出了贪婪残忍的一面,许多战利品都流入了他自己的腰包。751年正月,高仙芝入朝,将被俘的几位国王献于玄宗面前,并因赫赫战功被授予右羽林大将军。此时高仙芝达到了征战生涯的最高峰,然而悲剧的命运离他也不远了。 在唐军围攻石国时,石国王子侥幸逃脱,并向大食的阿拔斯王朝求救。后者当然不会放过这个送上门来的借口,联合阿姆河、锡尔河流域的所有属国,准备派大军进攻安西四镇。高仙芝得到情报后,决定先发制人,主动进攻大食。鉴于当时唐帝国在西域的影响,有许多葛逻禄及拔汗那国的军卒参加大唐军队。其实这是一场迟早要打的战役,唐朝要恢复在中亚的霸权就必须击败阿拉伯,而阿拉伯要完全控制中亚则必须击败唐朝。 结果 阿拔斯王朝(即黑衣大食)胜利 这是一场在世界史上有重要地位,却在中国史上被有意忽略的战役; 这是中世纪前期两大帝国之间的巅峰对决; 1200多年前,3万中国军队深入西域,和17万阿拉伯大军展开厮杀; 纵横东亚百余年的唐朝铁军,在这里最后一次展现它的雄姿; 此战之后,整个中亚的历史进程被彻底改变…… 这,就是怛罗斯之战。

怛罗斯之战起因是什么

怛罗斯之战(怛,音dá)是唐朝安西都护府的军队与阿拉伯帝国的穆斯林、中亚诸国联军在怛罗斯相遇而导致的战役。那么网友们知道怛罗斯之战起因是什么吗? 1、 天宝九年(750年)高仙芝再度奉命出军,击破亲附吐蕃的车师国,俘虏其国王勃特没。这两次艰难的远征使得高仙芝在西域获得了极大的声誉。此时,中国已经成为塔里木地区、伊犁河流域和伊塞克湖地区的占有人和塔什干的宗主,他控制了帕米尔山谷地区,成了吐火罗地区,喀布尔和克什米尔的保护者,高仙芝俨然是大唐在中亚的总督。 2、 天宝九年(750年)高仙芝还击破了石国及突骑施。高仙芝以石国“无番臣礼”为由,征讨石国。石国请求投降,高仙芝允诺。不久高仙芝违背承诺,掳走石国国王及其部众,格杀老人与小孩,搜取财物。 3、 天宝十年(751年)正月,高仙芝入朝,将被俘的几位国王献于玄宗面前,高仙芝被授予右羽林大将军,并将石国国王斩首。此时高仙芝达到了征战生涯的最高峰。侥幸逃脱的石国王子遂向黑衣大食(阿拉伯阿拔斯王朝)求救。高仙芝先发制人,主动进攻大食。高仙芝率领大唐联军长途奔袭,深入七百余里,最后在怛罗斯与大食军队遭遇。 以上就是对于怛罗斯之战起因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恒罗斯战役在今天哪里

怛罗斯之战(怛,音dá)是唐朝安西都护府的军队与阿拉伯帝国的穆斯林、中亚诸国联军在怛罗斯相遇而导致的战役。战场在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以北,具体位置还未完全确定。怛逻斯城得名于塔拉斯河,在今哈萨克斯坦塔拉兹市西约18公里。某些学者认为怛逻斯之战的战场不在怛逻斯城,而在塔拉斯河中上游西岸的伊特莱赫(阿拉伯语’Itlakh),突厥人称“阿特拉赫”(Artlakh),在今吉尔吉斯斯坦西境普科罗夫卡(Pokrovka)。 怛罗斯之战发生时间在天宝十年(751年7月-8月),葛逻禄突然叛变,导致唐军失利。这是阿拉伯与大唐几次边境冲突中唯一一次打胜安西军。此战对唐朝、阿拉伯双方的疆域几乎没有影响。战后,唐朝仍然控制西域,并且继续扩张。

大唐为何会在怛罗斯之战中输给阿拉伯帝国

“怛(dá)罗斯之战”会传成恒罗斯大多是音译的结果。这场战争是大唐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的战争,最终以唐军失败结束,那么为何会输给阿拉伯帝国呢?

一,这场战争本来就不是公平的

先来看看双方的位置,唐朝军队是由安西都护府的高仙芝领导,用了3个月翻越帕米尔高原到达怛罗斯城并展开围攻,而阿拉伯帝国则是作为支援的一方,距离很近。这就相当于一支是从千里之外赶过来的作战部队,而另一方是等待并据守的,从士兵方面来说就是不公平的,一方长途跋涉才到达,身心疲惫,而另一方却是早就准备好的,状态俱佳。

同时从动用的兵力来说,据记载唐军是3万人深入敌境,而阿拉伯帝国当时正处于灭掉周边小国大整合的时期,可动用的军队绝对是多于唐军的,虽然说号称10万人,但许多都是周边小国被迫加入唐军的,不拖后腿已是万幸。

综合起来,唐军有三个劣势,第一是长途跋涉身心俱疲,状态不在巅峰;第二是唐军作为攻打方,比起守城的一方更加吃力;第三是兵力上的差距,唐军总共就是3万多点人(因为另外的小国部队已经彻底歇菜,能作战的只有唐军也就是最开始的3万);而阿拉伯帝国却随时可以动用n倍的人,而高仙芝在此次战役之前已经彻底打响了名,那么阿拉伯帝国绝对不会轻敌,人数绝对是多于3万的,人数上不占优势。

二,怛罗斯之战并不代表大唐打不过阿拉伯帝国

第一,此次战役只是小规模的战役,双方都不是倾尽全国之力,唐朝这方的安西都护府相当于驻守的一支军队,若要算只能是一路军队,代表不了全部唐军。

第二,阿拉伯帝国出动了主力才打赢的这次战役。刚开始的5天双方僵持不下,后边是因为原本高仙芝收服的小弟反叛,腹背受敌才败北,人数上差距太大了。

第三,虽然双方都是这个时代的帝国,但是阿拉伯帝国与唐朝不同,唐朝打服了周边西域诸国仅凭高仙芝一人,而阿拉伯帝国却是在内部整合上花费了挺多时间,两者不可比较。

所以此次战役虽然是输给了阿拉伯帝国,但这并不代表唐朝就打不过阿拉伯帝国,同时这次战役只能算是一次小小的试探,双方并没有展开大规模战役,都清楚的知道战斗力很强。